已經停更的百萬訂閱頻道「眾量級」,最近忽然又成為熱門話題。
已經停更的百萬訂閱頻道「眾量級」,最近忽然又成為熱門話題。

已經停更的百萬訂閱頻道「眾量級」,最近忽然又成為熱門話題。
經營頻道的兩位youtuber之一的Andy,忽然拍了一支影片,控訴另一位youtuber、也就是前女友家寧與家寧的母親,聯手將他移除頻道管理權限,甚至發函聲明拔除Andy董事席位,要求Andy返還股份。
回想奶茶第一個接的案子也是跟拆夥、搶品牌、搶粉專權限有關,後續又陸續接到幾個類似的案件,看到Andy的影片,真是既視感滿滿。
這個事件,有蠻多地方值得用法律的角度來討論。
很多人都有創業夢,揪團打怪一定比單打獨鬥強。
但很多人是可以同患難但沒辦法共享福,也有一種人是表面上可以為你兩肋插刀,其實時時準備背後捅刀。
「想揪團創業」嗎?以下幾點你不能不注意。
1.設立公司的型態?
很多人一開始以為自己規模小,用「合夥」的型態設立公司,但合夥團體的法律規範沒有公司完善,且日後要成長轉型,合夥是沒辦法轉成公司法人的。
套句我很喜歡的會計師朋友的金句:如果有夢,為何要把自己做小?
2.股東查帳權?
不論是股東或合夥人,都有查閱帳簿、了解公司營運的權利。
但實際上是,公司帳務如果長期為某人所持有,即便法律規定你有查帳的權利,對方不給就是不給。
就算上法院提告,對方也可能會以資料已毀損為藉口、或者提出編造塗改過的資料敷衍了事。
所以,最佳解就是不要對帳務和公司營運全權信任、漠不關心。
3.公司帳戶、官網帳號、大小章之保管
這些東西之保管應有明確契約約定,避免用私人帳戶做為公司帳戶,或用個人帳號開設粉絲專頁,並搭配分別保管或者設定通知功能等等措施,確保不會出現盜賣公司帳戶、竊占公款、盜開發票、偽造文書、或者如Andy一樣被剔除管理權限等等之情況。
4.借名登記
股東出資一定要實在,合夥契約或者股東協議書一定要寫得清清楚楚。
Andy是從股東被認定為員工,奶茶也遇過員工竊占公款後居然自稱為股東的神奇案例。
只能說,人不要臉天下無敵。
總之,誰借名登記?是股東還是員工?
契約在手,清清楚楚。
5.股權分配
除非獨資,否則合夥有出資額、公司有股份的分配問題。
建議成立公司之前,一定要與合作夥伴充分溝通、協調,並且諮詢專業律師、會計師,設計好股權結構。
十年前,Andy抱著夢想和愛情創業,年輕,除了創意和熱情,什麼都不懂。
十年後,他發這支影片,除了討回公道之外,更多的是帶給每個年輕人、創業家一個警告:開創事業,只有信任是不夠的。
年輕、沒錢,不應再是學習法律知識、懂得保護自己的阻礙。
找齊你的專業團隊,做自己事業的主人。
相信Andy與他的律師團隊,一定能釐清事情的真相,再創另一個巔峰。